探数学之美 享数学之妙
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时代在进步,我们教师也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每个学期的教研课活动准时进行。这节课是由张余胜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面积》,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类推能力。
教学过程
首先,张老师创设情境导入课题。从学生身上的红领巾开始引开话题。“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大家想不想它有多大”?“它的面积会跟什么有关呢?”
让学生猜想三角形的面积可能是什么?
张老师先复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不是也可以利用我们学过的“转化”思维的方法呢?从而引入课题。
学生充分利用手里的三角形图片,动手拼一拼,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展示,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
学生讨论交流后,让学生上台展示,并把拼摆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拼起来的三角形,它们大小是怎么样的?(强调:完全一样的)
接着探讨问题三角形的底和高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样的关系?它们的面积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填一填“学习单”。
学生讨论后,交流总结: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得出公式S=ah÷2
学生推导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接着做巩固性练习。
张老师所设计的四道练习题是具有针对性的,由浅入深。首先是让同学们解决了课堂之前提问的红领巾的面积。接着,特别安排了学生的易错题。真是恰到好处,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提升。
评课环节
张老师上完课后,接着进入评课环节。老师们认真听课,积极评课,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首先是吴莲婷老师点评,张老师备课很认真,模具准备很充足,上课中也会主动让学生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难点把握很好,重点强调了三角形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黄伟东教研员点评,张老师这节课作为常规课是不错的,教学过程流畅,放手给学生动手操作这个环节很不错。但板书有点不规范,应写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各位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会在育人过程教知识。
郑芳老师点评,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好,从猜想到验证再到应用这个过程很。但如果能让学生完整表达自己的思法会更好。咱们要给学生中发挥自己的空间。
黄红艳老师点评,张老师从红领巾和国旗这里教育学生要有爱国思想。利用转化思想,从旧知引出新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得出结论,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韩健光老师点评,张老师教学步骤很清晰,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认识三角形面积,而且可以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而来。这是一节成功、结构完整的数学课。
韩雪青老师点评,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张老师从红领巾导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种创新思想值得大家学习。正方形,长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不用特别强调。
数学科组长叶世辉点评,教研课是为了学习大家的长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张老师教学思路很清晰,设计连贯,导入环节从红领巾埋下了三角形的面积,最后没有连回来有点可惜,比如,刚才我们的红领巾是什么图形呢?它的面积怎么算呢?
在上课过程中,班上学生讨论非常积极,重难点都抓到了,但是需要多给学生在课上主动说的机会。公式板书也要更加完整。
实习老师杨硕点评,在这节课中学到了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张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有一点遗憾是板书没写完整,这里的教学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摆图形时,利用三角形的分类让学生摆出了正方形,教学导入体现了爱国思想,提现了教书育人的思想。
这节课,使我看到了思维的含量,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成长的路虽然辛苦,但我们努力过就会有收获,前进的道路需要我们更多的付出,教师的成长任重道远,我们将总结出经验,不断探索,继续前行!
编辑:颜娟
审核:叶世辉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铺前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