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转化思想 聚焦核心素养
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时代在进步,我们教师也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每个学期的教研课活动准时进行。这节课是由林芳娟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本节课是第七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开端,也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三个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类推能力。
任务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林老师巧妙地利用草坪场景,引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概念。把平行四边形的草坪与长方形的草坪作对比,通过数方格等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大小。平行四边形就像一个特殊的“变形金刚”,通过割补的魔法,能转化为熟悉的长方形。学生们在操作与观察中,明白了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底和高的关系,如同找到了打开宝藏的线索。
任务二:深入理解 推导公式
在有了初步认识后,林老师通过用引人思考的问题和探究活动,引导同学们沿着高来“剪一剪”和“拼一拼”的实践活动。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让学生明白: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通过多种实例和图形变化,学生们深刻领悟了公式的内涵。
任务三:动手操作 生生互动
在课堂中,她寓教于乐,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生沉浸于轻松有趣的课堂活动中。学生认真观察,将平行四边形通过“画、剪、移、拼”的割补法转化为已经学过面积的图形,老师引导比较转化过程,发现平行四边形与转化后的长方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任务四:巩固练习 拓展应用
为了巩固知识,课堂上准备了丰富多样的练习。学生们积极参与,计算不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时,老师还引导学生拓展思考:∵将“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前后有什么变化提升了整节课的设计效果。
任务五:反思、听课、评课
听课评课促成长,交流研讨共提高。课后,数学组的老师分别对林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老师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增强了凝聚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卢妙珠老师:教学流程完整,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够详细。
黄宏海老师:整个过程思路很清晰,特别是导入部分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入手,设计比较完整,整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体。
韩剑校长:要重点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所拼的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通过“移拼”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
诞平教导:
1、这节课是本单元多边形面积的第1课时,是本单元的重中之重。要从整体教学来设计这节课,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要注重“转化思想”的观念教学。把新知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是不可忽视。这样也为后面的图形面积教学起到顺水推舟的作用了。
2、评课堂评价太少,要注重课堂评价。通过不同方式的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邓大椿校长:
1、要注重推导过程。
2、让学生用完整一段话来描述推导过程推导过程。得出公式后,让学生知道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同时必须强调对应的底和高。
3、设计练习单一,可以设计知道面积和底,求高。
4、设计问题要先易后难。
叶世辉组长:
1、要把课堂还给孩子们,大胆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平时大家教学时要注重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数学的各种能力。
2、老师提问指向性太强,大胆让学生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
栉风沐雨秉初心,砥砺奋进并肩行。教学似登山,不在一朝夕,愿君常磨砺,拾级层层进。教研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让老师们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今后,我校数学组将不断探索,深耕教学,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能力。期待更多这样精彩的数学之旅!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铺前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