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动手,我快乐——铺前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4-03-01  打印本页 次浏览

三月二十日,铺前中心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如期进行。本次教研活动由郑芳老师执教,教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认识三角形》一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认识三角形的特点和认识三角形的底与高及其高的画法。 

教授过程

郑老师通过生活中存在三角形的图片进行导入,让学生们发现图片中的三角形,使数学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让学生上讲台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找到的三角形。

寻找三角形活动结束后,紧接着郑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自己喜欢的三角形,画一画三角形,由此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发现三角形的定义。

在学习到三角形的定义后,同学们激情满满,和郑老师一起往下接着探索三角形的特征。郑老师通过类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画高的方法带领学生们一起探讨画三角形的高的方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三角形的认识已经有所掌握。

学生作业单展示

说课评课环节

铺前中心小学的全体数学教师参与到这次的教研活动并在授课结束后参与评课与讨论环节。

陈婷婷老师:郑老师这节课的思路很清晰,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强 学生与老师的配合到位。

韩雪青老师:本节课郑老师让学生描一描、摆一摆、画一画的动手操作来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讲授三角形的高的环节让学生先把高画出来,再一起探讨。

潘正富老师:郑老师通过知识的迁移,由旧知识进入到新知识,特点一般说为特征。

符兰春老师:郑老师这节课的方法方式多样,值得学习,内容紧扣课题,课堂要更活跃些,引导学生一起回答教师的问题。

吴莲婷老师:郑老师可以在学生尝试画完三角形的底和高之后,再进行探讨三角形画高的方法。

叶世辉老师:郑老师这节课的板书设计的挺不错的,为这节课做了充分地准备,出示平行四边形画底和高的方法后,先让学生类比再探讨。

讨论与探讨环节

黄伟东老师提到数学的备课先备容量(40分钟),讲重点,有些内容可以先放一放,我们教师要尽量做到不拖堂,还应该在教学中育人。

韩诞平老师对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出要求,数学课堂需要创新,改变教学方法,让传授知识更加生动易懂,多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讲一起学。

数学它不仅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更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的思维与认知。我们通过数学探索自然的奥秘,解锁宇宙的密码,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深层规律。数学之美,美在其精确与简洁,美在其普适与包容,更美在其不断引导我们追求真理与智慧。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铺前中心小学